全世界森林面積約為39.52億公頃佔了整個陸地約3分之1
每年3/21為聯合訂定的國際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
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森林資源 2010~2015森林消失相較於 2000年的確有大幅減緩
臺灣的改變
1990年代起環境永續發展議題興起,臺灣身為地球村的一員亦於民國79年臺灣全面禁伐天然林,並開始規劃人工林永續經營。
臺灣森林面積

60%

臺灣森林面積共約219萬公頃,林木總計約有95,000萬株。
植樹造林計畫
因應世界森林面積減少及全球暖化的問題,透過本計畫營造安全、生態及優質家園。

樹木的一生

透過人工栽植可快速完成森林覆蓋,讓珍貴的森林資源得以生生不息。樹木從一粒微小的種子發芽,再長成一棵大樹,並蔚為一地森林的歷程,是一群人的投入與成果。

出生:採種育苗

為了森林中樹木的傳宗接代,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也扮演起媒介,透過採種及育苗作業,投入造林地復育的工作。

採種

苗木培育

苗木申請

人類也可以是樹木傳宗接代的媒介

「從種子到大樹」幼苗需要數月至兩年的培育才能移植到山林,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所轄各分署,每年約採取10,000公升以上林木種子,提供苗木培育之用。
造林與綠美化工作要能成功,首先要有健壯的苗木,因此種苗的選育是相當基礎而且關鍵的工作,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各分署視各苗圃所在的環境條件,選育各種原生或鄉土樹種,除提供山區、海岸林、劣化地、租地造林及平地景觀植栽用外,並作為環境綠美化的苗木來源。

苗圃現況

你知道苗木申請是免費的嗎

建立綠色家園,你我皆可參與。 詳細申請辦法
個人
土地所在地點之縣市政府申請
團體
土地所在地之分署申請

成長:新植造林

樹怎麼種?
來看看種樹達人是怎麼做的吧!

照護:撫育養成

臺灣全島森林覆蓋度超過 60% ,而其中超過 76% 為國有林地。而在國有林地中,約三分之一為人工造林地。

你知道嗎?成熟林木的合理伐採(林木退休)有時候反而是營造健康森林的方法之一。

在生長空間受限制下,林木的直徑生長受影響且冠層下植群的種類及生長受抑制。為符合現今森林永續發展及生態系經營之理念,有必要對現存之人工林實施疏伐作業,釋放空間以改善林木生長及形質,促進林分健康度,提高林分植群種類,增加人工林結構之異質度和增加生物多樣性,達到生態系經營之目的。
為了達到營造健康森林的目的,於規劃疏伐案時,除了視林木的生長情形外,亦配合環境及社會價值等評估作業,擇定適合的施業方式,如下層疏伐、行列疏伐以及塊狀疏伐,被疏伐的林木,疏伐後的空間能提供留存林木生長或野生動物棲息活動場所之用,有利於增加生物的多樣性林地永續循環;疏伐所獲取之木材還可以用於建築及傢俱,持續發揮碳儲存功能。
進行修枝及疏伐作業,可幫林木做局部的美容,修剪不良枝條、疏開樹冠和移除衰弱病株等,更可有效增加林地透光度和促進森林健康,降低颱風災害及病蟲害風險的發生。

並不是所有的樹都要伐採

茁壯:健壯森林

民國97-106年造林面積共13,997公頃=(約)540個大安森林公園

哪些企業有參與?

企業及民間團體亦可認養各分署轄管之國有林班地,共同保護臺灣這片土地。

造林對環境實際的影響與效益

森林育樂

促進森林遊樂事業之發展

生態效益

改善生態環境、增加二氧化碳之吸存、水源涵養、國土保安及保護野生動物之棲息

經濟效益

木材生產所得的經濟利益

貢獻:固定二氧化碳

臺灣每年進口木材約600萬立方公尺,主要來源國家分別為馬來西亞、中國大陸、印尼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、泰國及緬甸,但進口的木材不一定都來自永續經營的人工林。
臺灣每年容許人工林伐採量不得逾20萬立方公尺,實際上近10年伐採量每年僅3至6萬立方公尺,木材自給率不及年需求量之1%。

國產材哪裡買?

支持臺灣永續林業經營發展,除了選購FSC標章木材也可購買國內合法生產的「台灣木材」標章製品。
台灣木材網 國產木竹材產品

愛用國產材的理由

提升木材自給率,促進林產業發展

X